黄桃书屋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民国明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7

分卷阅读337

    就是那些兵,怎么进了三女庙?”

三女庙坐落在高阳山的半山腰上,算起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康熙朝的时候。当地一位士绅老员外,家财丰厚,乐善好施,深受乡邻爱戴。唯一的遗憾就是年近四十,膝下也没有个一儿半女。

某日一个游方的道士来拜会他,吃了他几顿饭菜,给他布道说:

“员外爷您品德出众。我已经施法向天上的老祖回报过了。他说您命中无子,他也实在没有办法,但是如果您能在凡间孝敬他一座庙宇,让他多得一份香火,他就赐福一个女儿给您。”

乡绅老员外对道士的话是三分信七分怀疑。所以只拿出十两银子。胡乱在高阳山的半山腰盖了一间庙,供奉了道士所说的道祖。

本来就是胡乱应付的事。谁知道八个月之后。他的一通房丫头果然生下一个姑娘来。老乡绅简直难以置信。他抱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千金,心想:

“那个道祖肯定是抱怨我给他修的庙不好,所以才给我一个丫头生的小姐。”

老员外心里拿定了注意,说是为了庆祝得到一个女儿,又拿出一百两银子。挨着半山腰的那间小庙,盖起了三间正房正庙来。

本来盖着三间房。老员外是抱着给道祖还愿的心理来做的。谁知道三间庙房建成之后十个月。他的妾侍居然也生下一个姑娘。

老员外抱着这个新出生的二姑娘,一副苦笑不得的样子。心说:

“这家道祖倒也实在,又修了几间庙,竟然又给我一个姑娘,只是妾侍所生,看来对我盖得三间庙还是不满意那。”

于是这次老员外真是下足了本钱,拿出三千两雪花纹银来,在高阳山的半山腰正正经经的修了一座庙馆,正中是五间大殿,房梁砖瓦都是十足十的料子。雕龙刻凤。贴了金箔银箔。堂皇富丽,前后也有配殿拱卫,又修了青瓦白墙,将前面的一间庙,三间庙都圈起来。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或者天上真的有神仙,或者是冥冥之中的亿万分之一巧合。在老员外修完了道祖庙之后。他已经四十岁的正房嫡妻竟然有孕,十个月之后又生下一个姑娘来。

老员外这次抱着嫡亲嫡出的三姑娘,仰天长笑:

“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道祖也是很讲实惠的买卖人那!”

因为这个故事太过离奇,很快在四邻八乡里传开,大家都把这个庙称呼做“三女庙”。前来参观的人是络绎不绝。但是跪拜烧香的人有些少。因为民众里传说,如果拜了“三女庙”。将来要生女儿的。

大清国的农业生产力还很低下,民众里面,大多是想要儿子的。只有那种实在是求不来儿子。才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来烧一炷香。这种情况毕竟太过稀少。

因此“三女庙”的香火不旺盛。那位老乡绅生下的三个女儿都十分有福气,慢慢的子孙开枝散叶,家族鼎盛起来,所以也供养的起,时光悠悠,一晃就是两百年。

到了晚清时代,老乡绅的后人迁移到外省。这座“三女庙”缺少供养,所以是越来越凋零残破起来。

张家的老太爷坐着翠竹滑竿,本来是想进密林子看看花草小兽。但是听见导游的猎户这样介绍三女庙,顿时十分感兴趣。

吩咐了进庙去参观。外面留了保安把守。

高阳镇的老夫子听猎户说贵客进了“三女庙”。连忙叫停了滑竿儿。走下来整理衣衫。吩咐一个孙辈送拜帖进去。

------------

323三女庙中会夫子

海宁这一片山水肥美,文风昌盛。属于圣人教化之地,乡间行的还是晚清的老礼仪。老夫子的一个孙辈走到三女庙门口,用海宁话冲着门口的大兵喊了一声:

“接帖。”

门口的大兵抬手敬礼,同时又一跺脚,两只脚上的铁板军靴合在一起,啪的响了一声。吓得那个孙辈扭头就跑回来。

“带枪的大兵可是不好惹,爷,咱们回去吧。”

老夫子气的脸色铁青,开口骂道:

“如今世道变了,你这样酸丁,可是叫我怎么安心入土那!”

老夫子骂完了孙子,又回头冲着引路的猎户拱手:

“烦劳毛家小子走一趟。”

猎户立刻弯腰领命,走过去庙门口跟大兵们说了。大兵转身进去,很快就又回来说:

“我们老太爷有请。”

三女庙本来已经有些寥落破败,但是因为站了几十个大兵,气氛登时不同,变得森严法度起来。老夫子带着几个孙辈,一位四十来岁的本地治安官,才走进去一半,就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穿着对襟汗衫杭绸青裤的消瘦老者走了出来迎接。

老夫子一来老眼昏花,二来看这个老者气质也很拙朴,所以还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这人是不是体面的管家长随之类。

那个老者已经拱手抱了名号:

“小老儿姓张,听说贵山多猛虎,特来见识一番,打扰主家了!”

老夫子这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猎户口中的贵客了,颤颤巍巍忙不迭的拱手回礼。几人一起走去正殿说话。

正殿里已经收拾整齐,当中摆放了一只方桌,铺着桌布,另有几只帆布竹椅子。老夫子暗暗点头,果然是贵人,出门在外还能这样周全。

张老太爷请老夫子上座。老夫子摆手不肯,他孙子搀着他。颤巍巍的坐了下座。张老太爷并没有回去原座,而是在老夫子更下手坐了。本地的治安官坐了更更下手。其它人都是站着。

可见两边的规矩都是很大,老夫子又是暗暗点头,这是个礼貌周到的。

两人寒暄几句。说到正题。

老夫子开口说:

“听说贵客想买虎皮虎骨?”

张老太爷点头:

“这次过来,本来就是听说有虎灾,想着收购些新鲜的,只是听猎户小哥儿介绍说,如今这个高阳山的虎皮虎骨。都已经集中在老县公手里了,本来想上门拜访的,不想老县公能屈尊受累过来。实在是惶恐。”

高阳山的野兽虽然不少,猎户更多,大多数都是勉强混个温饱,所以凡是打到野味猎物的,不会在手上放着超过两天,都是立刻拿去高阳镇上换了银元,采买生活用品,捕猎工具。

过来高阳镇收购皮毛野味的商人很多。使得这里成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