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书屋 - 经典小说 - 剑来在线阅读 - 第349章 埋河封正,武庙借刀,白猿背剑

第349章 埋河封正,武庙借刀,白猿背剑

    (万字章节)

    一位身穿诰命华服的矮小女子,凭空出现在埋河水岸,缓缓而行。

    随着境界修为的急剧攀升,埋河水神娘娘对于两岸水运的掌控,愈发娴熟,这就像是武将在开疆拓土,马蹄所至,即是国土。

    埋河本就是一条几乎横贯大半个大泉王朝东西向的大河,之前是凭借一身炼化兵器,勉强维持埋河威势,她面对一条尚未金丹境的作祟河妖,就已经颇为吃力,若是冒冒然升碧游府为碧游宫,大泉朝廷又不愿拿出一部分国运,让钦天监修士带来放入水神庙中,

    这也是这位水神娘娘不愿答应的原因之一,一旦府邸匾额换成了碧游宫,四面八方皆是眼红和垂涎,说不定宫府两块匾额,哪天就给人当柴烧了。

    她天生豪爽、性情暴躁,这不假,可能够坐镇埋河数百年,一桩桩机缘都牢牢抓在了手中,自然绝非痴傻之辈。

    她蹲下身,从埋河中掬起一捧水,月色下,手心河水涟漪微微荡漾,相较以往,灵气盎然了太多。

    赶来驿馆之前,先是许多水神庙承受不住的香火精华,倒退流转,悉数涌入祠庙,原本银白色的香火精华,竟然变成了淡金色,丝丝缕缕,飘向主殿内那尊泥塑金身,金身金身,可不是什么造像匠人的鎏金镀金手艺,而是一位山水神祇的神道根本所在,是一种大道显化,那些淡金色的浓郁香火缓缓熏染神台上的金身神像,在神道之中,被誉为“描金”,只有两种情况,才会出现这等异象,一种是带着皇帝旨意的钦天监修士,奉旨行事,以一支御制毛笔蘸金描绘某位神祇金身,多是“数次点化”而已,还有一种是儒家圣人,对着金身“指点江山”,而且这些儒圣,必然最少是七十二书院山主之流。

    埋河水神庙莫名其妙获此大福缘之外,碧游府更是水运升腾,祥云汇聚如一顶华盖。

    几乎能算是一座修行的洞天福地了。

    此举被视为封正!

    真真正正被浩然天地正统所认可!

    河神娘娘再心大,也知道这份令她措手不及的大恩,丝毫不比第一次陈小夫子授业解惑逊色了。

    在驿馆玩笑说是以身相许,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她不知如何报答了。

    那枚玉简本身,其实就已是她所谓的碧游府镇宅之宝。

    上古时代,埋河曾经是桐叶洲三条入海大渎之一的主干,此后沧海桑田,江河改道、积淤、阻塞等等种种变故,那条大渎的规矩越来越小,最终只剩下了一截,便是埋河。碧游府的前身,是一座“河渎龙宫”的废墟,而那枚玉简就是她从破败龙宫中找到的至宝,万年不改颜色,是那江河水精凝为实质,更是一方天地水运的具象,再由老龙王炼化为玉简,想必龙宫犹在的遥远岁月里,这枚玉简亦是龙王爱不释手的珍惜之物。

    她要陈平安记下仙家道诀就立即销毁玉简,其实就是起了一些戏弄之心。

    陈平安除非是上五境神仙,才有本事毁去玉简。

    不过将其炼化为本命物,既然拥有了那门“一步登仙”的道诀,她相信只要陈平安用心,希望不小。

    她一步跨入埋河,走在水面上,如志怪小说上的神女。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那头河妖肯定勾结了附近某位山神,登岸隐匿于某地山运之中,没了踪迹。

    水神娘娘一个后仰直直倒去,就那么躺在埋河水面上,随着水流往下游飘荡而去。

    河中溺死水鬼,浩浩荡荡在河底跟随这位水神娘娘,往水神祠庙那边飘去。

    她突然捂住脸,没脸见人的娇憨模样,“那些羞臊话,哪里是一个黄花大闺女可以说的。”

    好在很快就恢复了斗志,她坐起身,雀跃道:“赶紧让人去蜃景城请匠人,重塑神像!人靠衣装神靠金妆!神像胸脯那边的曲线,夸张就夸张一些嘛,腿也可以长一些!”

    一些开了灵智的河底游荡水鬼,真是涨了见识,世间还有如此……有趣的水神娘娘。

    ————

    姚家队伍的北行之路,遇上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一位小有名气的江湖豪杰,带了一杆精铁打造的八宝玲珑枪,慕名而来,说要领教威震边关的姚家枪。

    此人呼朋唤友,十数骑呼啸而至,齐齐停在官道上,他高坐马背之上,抖了一个花俏枪花。倒不能说是三脚猫功夫,身为二三流武夫,十数年水磨功夫还是有的,只是这类武林中人的切磋技击,比起姚家铁枪当然不在一个境界上,后者转瞬之间,可分生死。

    姚镇当时坐在车厢内翻阅兵书,只觉得好笑,没有跟这帮想出名想疯了的江湖好汉一般见识,姚近之一声令下,姚家骑卒默然摘下轻弩,吓得那拨人立即窜出官道,等到姚家队伍远去,喋喋不休,埋怨这姚家铁骑是绣花枕头,徒有虚名,连下场比较枪法高低的底气都没有。

    结果当天这伙人就给州城官府缉拿归案,难兄难弟们,吃了顿结结实实的牢饭。

    后来还有一位下五境的野修,年纪不大,二十岁出头,试图成为姚家的随军供奉,却也不敢造次,说清楚大致身世背景、以及适当吹捧了一下自己的神仙术法,就在下榻驿馆外边蹲着,啃着干饼就着劣酒,等候发落。姚镇让人送了一百两银子给他,野修涨红了脸,仍是收了银子才离开。

    随着距离蜃景城越来越近,姚镇即将赴任兵部尚书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朝野。

    又有一位落魄不得志的兵家修士,正值壮年,身材魁梧,堵住了去路,扬言姚家只要有人胜得了他,他立即滚蛋。然后邵渊然便露了一手,他便滚蛋了。

    真正引起姚家队伍好奇心的,是山神涉水、水神上山接连两桩奇事。

    只不过这两位山水神祇,远远比不得埋河水神这等品秩,是最末流的地方神灵,那山神管辖方圆百里地界,水神则是负责一条两百里河水的河伯,双方山水相邻,关系并不和睦,时有摩擦,不过以往都是小打小闹,在山水边界隔空对骂而已,结果近期因为一位大香更换了烧香门庭,从山神庙去了水神祠,那可关系着每年小十万两白银,进谁的口袋,小山神就让麾下一位土地公,暗地里去劝说香回心转意,不料给河伯撞了个正着,打得土地公灰头土脸,山神一气之下,直接越界涉水,两把大板斧,打得十数里河水掀起滔天大浪,百姓惊骇,水神哪里丢得起这个脸,裹挟江水,倒流上山,直扑山神庙。

    姚家队伍当时刚好靠近河水岸边赶路,两位供奉和姚家随军修士,就护着姚镇和那三姚,去看热闹。

    陈平安跟在一行人当中,只有裴钱和朱敛跟随左右。

    于是就看到了河伯逞凶山神庙的景象。

    双方好一通厮杀,山神站着地利,将河伯打回水中,河伯就再次驾驭浑浊河水,愈战愈勇。

    你来我往,各展神通,好好一座秀丽山峰,给大水淹得一塌糊涂,参天树木断折倒塌无数。

    战场之外,山上的土地公和山魈精魅,河边的虾兵蟹将和水鬼仆役,摇旗呐喊,一个个声嘶力竭,看上去比上阵厮杀还要累,而且相互较劲,河边架起了红皮大鼓,为自家河伯老爷擂鼓助威,鼓声如雷,山上就赶紧搬出一面高达数丈的旗帜,使劲挥舞,猎猎作响。

    邵渊然站在姚近之身边,为她解释山水神祇的内幕,言谈风趣,一旁少女姚岭之听得有滋有味,只是不知道帷帽下的jiejie姚近之,是什么心思。

    裴钱忙着在岸边捡取那些活蹦乱跳的河鱼,这可比她自己钓鱼轻松太多了。

    这场闹剧,被一位脸色铁青的州城城隍爷打断,御风而来,悬停空中,把两位神祇骂得狗血淋头。

    这位城隍爷身穿大泉礼部特制的官服,前后官补子与阳间官员礼制相同,具体什么品秩,就是什么图案,只是城隍爷的官服一律为黑色,意味着为人间君主行走阴间,约束夜间出没的众多鬼魅阴魂。相比散落天下各处、屡禁不绝的yin祠,城隍爷更需要朝廷敕封,而且几乎不存在“名不正”的情况,任何一个掌国之姓,对于必须扎根城池之中的城隍爷,自然最容易控制,而且城隍爷对朝廷天然忠心。

    陈平安看着这方山水的闹腾,心境平和。

    比起自己在龙泉小镇的经历和两次游历的所见所闻,眼前这些画面终究是小打小闹,谈不上可笑,只是很难再有一次登上家乡披云山、第一次见到壮阔江河的感觉了。

    朱敛就站在陈平安身边,四名扈从当中,姚家人对此人印象深刻,因为相比其余三人,这个佝偻老人真的太像一位随从了。加上都听说了栈厮杀中四人的表现,依稀知道背剑的绝色女子是一位剑师,器宇轩昂的卢先生用刀的宗师,闷不吭声的魏羡一夫当关,挡住了皇室练气士的群攻,而这个神色慈祥的小老头,出手最凶残,大战落幕之际,老人所站位置四周,地上都是残肢断骸。

    朱敛没有去看陈平安。

    许多时候,人心无需用眼看。

    朱敛愈发好奇那个龙泉郡,以及龙泉郡前身的骊珠洞天,到底是如何的藏龙卧虎,才能够让如此年轻的陈平安,好似早早见过了人间的大风大浪,再难有心境上的波澜起伏。

    年纪轻轻,古井不波。

    难免有暮气、城府之嫌疑。

    但是朱敛却不做如此想,处处与人为善的陈平安带给他一种模糊感觉,就像那心境的古井深处,隐约有一条恶蛟在水底游曳,影影绰绰。

    只是这条不为人知的蛟龙,大概是被礼仪规矩、善恶之分等,给死死束缚在井底,哪怕是想要浮出水面、探出头颅都做不到。

    朱敛不敢揣测其它,只确定一件事情,陈平安内心深处,必有一两个放不下的极大执念。

    这次腾云驾雾数百里的赶来劝架,让城隍爷劳心劳力,心情大恶,恨不得将那河伯庙、山神庙一脚一个踩平了。

    山水神祇擅自越界一事,极其敏感,一旦给人往京城礼部衙门捅上去,他这么个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城隍爷,下场比那两个不知轻重的蠢货好不到哪里去。

    那城隍爷打发了两个战战兢兢、打道回府的王八蛋,瞧见了河边的姚家一行人,运用望气之术,只是一瞧,就觉得有些刺眼,心中震撼,立即想要落下身形去一探深浅,只是那些人跋扈得无法无天,直接有两位修士拔刀相向,放话说不得靠近,不然视为行刺。城隍爷气得差点要喊回那两位辖境下属神祇,所幸吃了几百年的香火,养气功夫还是有些,最终只是牢牢记住了那些陌生面孔,脸色阴沉地返回州城。

    返回大队伍的途中,姚镇来到姚近之身边,轻声问道:“为何如此不近人情?”

    姚近之无奈道:“一路上的官场应酬,觥筹交错,在所难免,可若是涉及城隍和神灵,可就说不清楚了,爷爷总不希望还没进入蜃景城,就被六科言官以密折弹劾吧?哪怕皇帝陛下当作玩笑,可是京城从官场到市井,注定要掀起一阵妖风妖雨,那么天底下有谁不爱看热闹?我们自己这趟不就是来看热闹的吗?会在乎那两位山神河伯的对错是非吗?”

    姚镇一点就透,深以为然。

    老将军心中惋惜不已,若是姚近之是个男儿身,留在边关,才叫放心。

    裴钱捡了一大堆河鱼,结果陈平安不愿意收,她只得拎着鱼尾巴,一条条使劲甩入河中,累得她汗流浃背。

    到了既是州城又是郡城的骑鹤城,就算是距离大泉京师只有咫尺之距了。

    这座郡城历史悠久,郡名来源于相传有一位修道高人在此骑鹤飞升,名声大噪。郡内有一座小山,风景平淡无奇,只因为是那仙人骑鹤飞升之地,每年都有无数文人sao来此游历,小山四周,皆是京师权贵购置打造的宅院,寸土寸金。

    先前那位城隍爷应该就在这座城中,只是姚镇还不至于忌惮一个州城城隍。

    掌握一国城隍升迁、贬谪的礼部尚书,品秩俸禄与他没差,何况大泉尚武,兵部尚书不是什么虚职,不然也不会成为所有武将养老的第一把交椅。

    依旧是下榻驿馆,这是朝廷规矩,城内驿馆占地极广,竟是不输王侯宅院,为了迎接姚镇,刺史和郡守两座官邸的心腹,各自跑了好几趟驿馆,几乎清空了整个驿馆。

    事已至此,对此姚镇只能领情,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官场尤为如此。

    一般而言,庙堂上容得下忠臣jian臣、能吏昏官和众多墙头草,唯独容不下一位好似道德圣人的存在。

    那就像朝堂上高悬着一把照妖镜,一众国之栋梁们的种种瑕疵,纤毫毕现。

    老将军心中感慨万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孙女姚近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说的话。

    有些时候,姚镇会自嘲,自己这一大把年纪攒下的人生阅历,难不成都当成马草给喂了战马?

    好在队伍之中还有个陈平安。

    姚镇这次北行,就喜欢找这个年轻人闲聊。

    陈平安先前按照约定,跟姚仙之切磋过,指点一二,姚仙之将陈平安的话语奉为圭臬,回去找爷爷谈心的时候,很是忧伤,说自己这辈子练武都练到了狗身上。姚镇就问他,你这个所谓的“一辈子”是几十年啊,姚仙之哑口无言,把一旁煮茶的姚近之给逗乐了。姚近之虽然下棋就没有赢过卢白象,可这斗茶,她堪称国手。

    风沙粗粝的边关之地,世代男女皆英武的姚家,怎么就养出这么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

    姚仙之没来由冒出一句,“近之姐,我不喜欢那个邵渊然,我喜欢陈平安。”

    姚近之微笑道:“你喜欢和不喜欢,关我什么事?”

    姚仙之还要说话,给姚近之瞪了眼,就吓得他把到了嘴边的话语咽回肚子。

    姚镇笑得很没有家主风范。

    姚近之轻描淡写说了一句,“爷爷,如果不出意外,朝廷马上就有密使来到骑鹤城,到时候爷爷再笑不迟。”

    姚镇笑不出来了。

    跟这些官场染缸里浸泡过几十年,一个个在公门修行成老狐精的家伙,玩那花花肠子,实在是让老人头痛。

    陈平安在自己屋子里练习六步走桩,以虚握剑式,闭目观想一位位剑修各具风采的出剑。

    桌上摆放着一节竹筒,竹子是普通绿竹,从沿途一座青山上的竹林中随手劈砍而来。

    陈平安想要雕刻出一只笔筒,作为临别赠礼,送给姚老将军。

    裴钱跑过来说想要去外边逛逛,陈平安就让她去问卢白象愿不愿意带她出门,如果不行,那就老实待在屋子里读书。之前陈平安给了她第二本儒家典籍,被裴钱背诵得滚瓜烂熟,有次她还一脸雀跃地来到陈平安房间,说她能够真的倒背如流,陈平安拿起书,让她试试看,竟然还真一字不差,背诵了千余字,然后陈平安就扯住她的耳朵,让她回屋子闭门思过,只说了一句读书要用心,给你当做了耳旁风?

    那次裴钱气鼓鼓回到自己屋子,站在椅子上,俯瞰着桌上那本破书,捏着下巴,眉头紧皱,用心?啥个意思?自己这还不够用心?为了能够做到把一本书倒背如流,花了她一炷香功夫呢。她蹲下身,看了看撰写这本狗屁书籍的圣贤名字,记住了,等到自己练成了剑术和拳法,以后一定要打得这个老王八蛋哭爹喊娘。

    她重新站起身,瞎琢磨了半天,就是没能想出答案,她便跳下椅子,拎着那根相依为命已久的行山杖,练习了一通疯魔棍法。

    耍完之后,丢了行山杖,她顿时觉得自己距离天下第一高手,又近了些,这才心情好转,扑倒床上,呼呼大睡去也。

    今儿得了陈平安的承诺,屁颠屁颠,去找那个私底下被她取了个“小白”绰号的卢白象,但是卢白象竟然在跟隋右边下棋,说等他半个时辰,裴钱便转头,望向枯坐一旁、看不懂棋就只为了等待分出胜负的魏羡,她正要说话,魏羡死死盯着棋局,突然说了个走字,就站起身,裴钱恍然大悟,两人一起离开驿馆去逛街。

    裴钱笑问道:“老魏,你身上带钱了没?”

    四人当中,裴钱对魏羡最不害怕,口口声声喊他老魏,魏羡也从不恶脸相向,事实上是他根本不在乎。

    魏羡默不作声。

    裴钱埋怨道:“那上个屁的街,瞧见了漂亮玩意儿和好吃的,咱们都买不起。”

    魏羡突然说道:“我有些银子。”

    裴钱皱眉道:“哪来的?偷的,抢的?你分我一半,我就不告诉陈平安。”

    魏羡说道:“教了栈小瘸子一套拳法,得了几钱银子,最近传授姚仙之拳桩,又得了十几两。”

    裴钱满脸艳羡道:“老魏你可以啊,走哪儿都能挣着大钱,这一点我服你。”

    裴钱双手负后,挺起胸膛走路,很快就啧啧道:“不过老魏你还骗小瘸子的钱,就不厚道了,骗他还不如骗那九娘呢,她兜里才真的有钱,可惜喽,老魏你长得不讨喜,远远不如我爹年轻俊俏,老魏,生了这副磕碜模样,长大后怨不怨你爹娘?”

    堂堂一位开国帝王,给一个小闺女这么说道,亏得魏羡还能无动于衷。

    身材矮小的汉子一板一眼道:“当年宫廷画师给我画像,都称赞我相貌英伟,我觉得他们说的是真心话。”

    裴钱震惊道:“老魏,是你猪心蒙了心,还是他们眼珠子长在屁股上头了?”

    魏羡继续修起了闭口禅。

    骑鹤城无夜禁,城内富豪不计其数,很愿意一掷千金。

    出了驿馆,拐出一条街后,一大一小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裴钱兜里没有一文钱,但是气势上像是个腰缠万贯的。

    这也不奇怪,能在人生地不熟的狐儿镇,骗得一大帮同龄人,都以为她真是一位流落民间的公主殿下,最后还能把一伙精明油滑的捕快骗得团团转,毕恭毕敬把她护送回栈。

    裴钱突然问道:“老魏,我总觉得那个每天不敢见人的娘们,看我爹的眼神不太对劲。”

    魏羡淡然道:“帝王心术也。”

    裴钱一头雾水,“说啥?”

    魏羡不再言语。

    裴钱不再刨根问底,咽了咽口水,有些嘴馋了,笑眯眯道:“老魏,能不能给我买个糖人吃?”

    魏羡摇头。

    裴钱气愤道:“老魏,你怎么如此小气家家的?”

    魏羡破天荒露出笑意,“我可没陈平安那本事和耐心,养不熟你。”

    裴钱懵懵懂懂,可怜兮兮道:“那我跟你借钱买糖人?”

    魏羡点头,“按照三分利算。”

    裴钱愁眉苦脸,“虽然我知道三分利是个啥规矩,但我觉得还是算了吧,不吃就不吃,饿不死人的。”

    说是这么说,她脚底生风跑到了一座吹糖人的摊子前边,双脚生根,死活不愿意挪窝了。

    魏羡总不能撇下裴钱一个人待在这里。

    弄丢了裴钱,陈平安这种人,肯定会对他出拳相向。

    摊子那边,吹糖老翁手法娴熟,稚童扎堆,一个个瞪大眼睛流着口水,有长辈在身边的,都如愿拿到了造型各异的糖人。

    带架子的长方柜,下边有个木圆笼,装着小炭炉,老翁以大勺子浇下粘稠的金黄色糖稀,兜兜转转,瞬间就能变出各色糖人。

    魏羡掏钱买了两串,眼巴巴盯着一手一串的魏羡。

    魏羡递给裴钱,“赏你了。”

    这口气,就像是帝王君主赏赐了一块多大藩地似的。

    裴钱眉开眼笑,“回去我在爹面前,天天说你的好话。我如今是半个读书人了,一个唾沫一个钉!”

    一大一小,啃着糖人,人海之中,并不起眼。

    ————

    驿馆内,棋盘上已经分出了胜负,仍是隋右边输。

    隋右边对于手谈一事,并无胜负心,

    卢白象在屋内独自复盘,凝视着棋局,双指捻着一枚空闲棋子,按在桌面上,轻轻滑动。

    不远处那间屋子,陈平安正在雕刻那只竹筒,他要尝试着在笔筒外边篆刻一整篇圣贤文章。

    所幸这些年一直在竹简上刻字,唯有熟尔,又有少年岁月烧瓷拉坯的底子在,字刻得不敢说气韵飞扬,字里行间,蕴含着端正之意,没有咄咄逼人、入木三分的雄健气势,却也如溪水绵长,终归还是有那么点意思在的。

    有人说,下五境修士修了个长寿,中五境修士在求长生不朽,上五境修士在更高处更远处大道独行,几乎一刻不得停歇。

    陈平安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对,忙碌充实,不辜负光阴,只是偶尔还是需要停下脚步,或者是放缓脚步,静下心来,欣赏修行路上的风景。

    在竹简上刻下美好的文字,是如此,亲手做个不甚值钱、唯有心意的笔筒,也是如此。

    一夜无事。

    陈平安熬夜刻了大半笔筒。

    睡了两个时辰就起床,继续走拳桩的同时又虚握练剑。

    即将入冬了。

    不知道有没有那份运气,到了蜃景城外那座渡口,就遇上今年第一场大雪。

    大雪之中的蜃景城,据说宛如仙境。

    吃早饭的时候,陈平安得知姚家队伍要在骑鹤城修整两天,也未上心。

    姚仙之跑来找陈平安,说大伙儿约好了,一起去游览那座仙人骑鹤飞升的小山,而且刺史府邸那边早早通知驿馆,无论姚老将军去不去那边,小山附近今天都会戒严,不许任何人登山。

    碰头后,陈平安发现人还不少,同辈的三姚,身穿青衫的道士邵渊然,竟然还有极少抛头露面的隋右边。

    魏羡和卢白象选择留在驿馆,只是一路游山玩水的老将军此次没有露面,有些不同寻常。

    今天出门,陈平安已经换上了那件品秩提高一筹的法袍金醴,所以是以白衣现身,若是有心人,就会发现发髻上还别着一枚白玉簪子。

    宝瓶洲最北端的大骊王朝,青壮男子本就身材高大,要比南方老龙城那边高出最少半个脑袋。而且十五六岁的男子,成家娶妻,在宝瓶洲市井乡野,是常有的事。唯有豪阀世族和书香门第,才会讲究二十及冠。

    陈平安在练拳之后,个子一直在往上窜,不知不觉中,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年轻人相貌了。

    屁股后头跟着那个黝黑精瘦的裴钱。

    只要是在陈平安身边,她就没那么害怕朱敛。

    一行人去往城中央那座小山,经过州城武庙门外,看到了一个怪人,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是一个身上带着血污的高壮少年,闯入了武庙,结果很快被武庙庙祝带人架着丢出了大门。

    州城的文武两庙,可不是闲杂人等可以闹事的地方。

    那少年被丢出门外后,朝着武庙使劲磕头,砰砰作响,恳求武庙。

    庙祝是一位瘦高老者,站在台阶顶上,对少年厉色道:“武庙圣人手持之刀,岂可被凡夫俗子染指?!我念你年少无知,闯庙一事,不与你计较,速速离去,莫要痴心妄想!”

    原来是一位闯入武庙,想要与圣人借刀的少年郎。

    少年磕头磕得额头红肿,已经有了血丝,他抬起头,满脸绝望的泪水,沙哑道:“师父为了本郡百姓,一心杀妖除害,如今被困山林迷障之中,命在旦夕!师父将我送出山雾瘴气后,说只有跟武庙老爷借了那把长刀,才有机会斩杀那头祸害一方的凶狠大妖!庙祝老爷,我求你了,这是积德行善之事,武圣老爷不会生气的……”

    威严老者冷笑道:“武圣爷生不生气,你说了算?!私自动用一位武庙圣人的兵器,按照大泉律法,你知道是什么罪刑吗?!地方官员,县令就地免职!太守降一品,刺史罚俸三年!”

    少年伤心欲绝,喃喃道:“地方上有了害人的妖魔,当官的不管也就罢了,如今连武圣老爷也不愿意管吗?”

    老者看似疾言厉色,眼神冷漠,实则心中叹息一声。

    你这少年郎,世间事哪有如此简单啊。

    朱敛抬了抬眼皮子,瞥了眼站在他身前的陈平安。

    陈平安刚要抬脚,邵渊然已经大步走出,陈平安便悄然收起了动作。

    邵渊然来到那少年身边,蹲下身问道:“你师父被困在何处,可知妖魔修为大致高低?”

    少年一一禀明。

    邵渊然伸手扶起了少年,一把抓住他的肩头,微笑道:“我去救你师父,助他除妖。”

    邵渊然转过头,望向头戴帷帽的姚近之,歉意道:“姚姑娘,恐怕我去不了小山了。”

    姚岭之轻轻点头,看不清面容。

    邵渊然抓起邵渊然,一掠而走,跃上远处屋脊,几次蜻蜓点水,便不见了踪迹。

    挎刀少女姚仙之心生佩服,对邵渊然这位大泉年轻供奉的印象更好了几分。

    裴钱先前一直眯着眼看那个姓邵的,她歪着脑袋,怔怔无言。

    有了这场风波,随后那趟登山之旅,就没了太多兴致,而且小山确实太小,并无任何出彩地方。

    只有背剑的隋右边站在山顶,仰头看着天幕,眼神炙热。

    陈平安除了有些遗憾此处风景的平平无奇,没有流露出太多情绪。

    ————

    大泉山神涉水、水神登山也罢,骑鹤城的少年武庙借刀也好,终究是些不起眼的小水花。

    大伏书院去与太平山宗主汇合,联手阻截十二境大妖的入海远遁,才是大事。

    而君子钟魁去往太平山山门,也不算小事。

    除了大伏书院另外两位君子、三位贤人和二十多位书院弟子,更南边一些的那座文渊书院,来到太平山的读书人数量更多,足足五十多人,可惜只有一位老迈君子领衔,其余书院弟子,修为远远不如大伏书院。

    这就是文渊书院的尴尬之处,书院名声不显,是桐叶洲四大书院中最不出人才的那个,山上经常有传言,这文渊书院恐怕要被摘掉七十二书院之一的头衔。因为这座书院,已经将近百年没有出现一位新君子,书院正副三位山主,也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圣贤文章。世人游历文渊书院,不是冲着圣贤去的,而是那座藏书无数的文渊阁。

    钟魁到了太平山山门,果真依循先生的训诫,告诉所有大伏书院弟子,听从太平山道人的安排,不可擅自行动。

    虽然四方祸事不断,可是太平山道士无论何种辈分,都没有任何手忙脚乱,一个个决议,井然有序,一拨拨练气士下山去往各地围剿妖魔,有折损有伤亡,战死之人,多是太平山道士,这让两大书院和许多仙家洞府的练气士,都心生敬意,愈发精诚合作。一场场厮杀间隙,来自各地却同仇敌忾的众人,所谈最多之人,肯定是扶乩宗那个一举成名的外门杂役少年,据说已经被扶乩宗宗主收为关门弟子,赐给少年一把曾是宗主他道侣炼化百年的半仙兵。

    如果不是这位少年撞破了那头十二境大妖的阴谋,不得不提前发难,后果不堪设想,太平山那口镇压妖魔的井狱,恐怕就不是逃逸大半,而是全部重见天日,尤其是最底层的几头妖魔,道行高深,最低都是元婴修为。

    最近一旬内,不断有潜伏各地的妖魔浮出水面,大肆祸乱一方,而且这拨妖魔,多是龙门境和金丹境,极难围剿。

    太平山不敢掉以轻心,无论是本门道士还是驰援太平山的同道中人,几乎倾巢出动。

    唯有君子钟魁,选择留在了太平山。

    所有人都没有异议,此次行走四方斩妖除魔,就以钟魁杀敌最多,而且他并非一味护着自家书院弟子,数次下山凶险厮杀,他都主动进入其他山头门派的练气士队伍,所以原本太平山负责住持大局的元婴地仙,在亲自下山之前,对钟魁笑言,山门就暂时托付给钟先生了。

    那位元婴地仙私底下透露给钟魁,他们太平山的那位祖师爷,很快就可以返回,说不定还会从藕花福地带回那位女冠黄庭。

    钟魁便大笑说着赶紧回来才好,不用他每天盯着那口井狱了。

    在那之后,钟魁每天都会独自巡查井狱底层。

    这天深夜,他刚刚走出井狱,就看到了一位听说过大名、却素未蒙面的……大妖。

    事实上别说是他钟魁一个外人,就算是太平山许多辈分很高的道士,都没见过就在太平山上修行的这头大妖。

    那是一头背剑白猿,身穿黑衣。

    身材与成人男子等高,只是境界极高的白猿,却没有幻化人形,始终保持着白猿原貌。

    老猿虽是名动桐叶洲的大妖,却也是太平山的镇山供奉,不提老猿之前的修行岁月,仅是为太平山看护门户一事,就已经三千年之久了。

    这头老猿的岁数,比那太平山那位下山在外、硕果仅存的祖师爷,还要大。井狱的打造,是太平山开山鼻祖的通天大手笔,可在那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看押井狱一事,都交给了这位喜好背剑、极少现世的白猿,历史上寥寥几次大妖魔头的逃离,无一例外,都是白猿亲手解决,处理得干干净净,甚至连太平山许多地仙都不曾听说。

    此次大乱,正值玉璞境剑修的老猿闭关,试图打破那仙人境瓶颈。

    不料不过闭关三五年,老猿就出关了,难道是知晓了外边的动静,不得不提前现身?

    秋风肃杀,山林寂静。

    老猿哪怕只是站在那边,便如一座巍峨山岳。

    钟魁仍是大泉边陲栈的那一袭青衫,问道:“是你,对吧?”

    背剑白猿没有说话。

    只以背后升起的剑气如虹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