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书屋 - 耽美小说 -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8

分卷阅读258

    在深泽港这几年几个泊位上方均都装上了吊车以后,卸货的速度更是快到眨眼间的程度。



    吊车需要付费借用,由中山国船舶司派来的专业人员进行调度指挥。在港口干活的脚夫们都已经和他们配合熟练,若是租借吊车,卸货时间更能大大缩减。



    而且如今正是推广期,有特殊优惠:如果使用吊车,货物可以免费在港口的仓库堆存三天,三天内取走无须支付费用,这无疑也给了货主更多的运转时间。所以,从这项服务上架后,几乎就没有船是不购买这项服务的。



    滹沱河在这两年内被整治多次,河道亦是进行了拓宽和加固,连通沿县水道,在保证旱季时候滹沱河仍能保证水流供应的同时,也起到疏水的作用。



    而在河间国,河间王刘德则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修整。滹沱河本身在河间国只是占了一小块地方,很快就拐弯出去了,而在这条河道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刘德决定动用役夫将滹沱河和河间国南边的虖池河连接起来。



    为此,他借用了弟弟鲁王的工匠来负责水利疏通和设计。



    这个并不算庞大的工程持续了近一年。当这一条人工运河开通后,河间国自此南北货物贯通,并且在之后借用滹沱河澎湃水系帮助河间国南部区域水量较小的虖池河亦能满足同航和灌溉的双重职能。



    当然,他这么一干,下游的涿郡郡守不干了。



    在这个以水利灌溉为主的时代,你们两兄弟一会加大水流量,一会又分割水流,经过我们下游的人同意了吗?



    而且你们这么干作为上游人是没事,考虑过我们下头人的防汛压力了没?



    夏安然和刘德二人一脸懵逼。



    他们二人动工前都是算好的鸭,夏安然这边负责加大流量,刘德负责削减,水利工程的匠人们都表示一消一涨之间,滹沱河水流应当稳定没有变化来着。



    只是这是计算所得,到底口说无凭,面对涿郡派来的官员,两位藩王只能派人前去交涉。



    中山国和河间国本身并不直接相邻,他们中间隔着涿郡的一小块地方,所以三方会谈就定在了这里。



    涿郡的郡守派出了郡内最善辩之人,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两位藩王齐齐耍赖,中山国派出了由国内最高学府组成的师生团,河间国则是满满当当一整个儒、法、纵横的辩论天团。



    两国为天然同盟,又都是文学大拿,没有谋面也有听过名字,彼此见面时候气氛一派和谐,纷纷相约事后大家也来交流下学问。



    面对那一团散发出的学霸之光,涿郡官吏们纷纷汗如雨下。



    这场事关三方的辩论会在当时和后来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在农业国家,因为农耕用水掀起辩论和驳斥的事情太多太多,像这种和平会谈连上书中央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这却造成了另一个结果,在这次谈判散会后不久,一批儒生从河间国辞职到了中山国的学舍内任教。



    夏安然还是他哥写信来骂他这个弟弟不讲道义后他才知道的,他被这帮子任性而为的臣子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迫挖角的小国王默默地看着兄长在信的最后那几个表达期待再见的词汇,总觉得当中带着nongnong的杀气。这个可怕的朝代,就连文艺青年也是有一身好武艺的,起码揍个弟弟不在话下。



    既然一定会被揍……



    夏安然眯了眯眼,当下大手一挥,在中山国的大学学舍内开设了另外两个专科,一个授经史,一个授医学。



    反正都要被打,干脆将人落实鸭!把人绑定利用起来再说。



    中山国终于条件成熟可以开设医科学院了。



    为了达到这项目的,夏安然花费了三年时间。



    博物馆开设后,因其只需要付五钱的灯油费便可进入参观,在国内很是热闹了一番。但本地人很快发现这里头东西还挺枯燥的,除开门口最近的几个厅堂内放的是一些较为实用的药草和野菜,后头的全是些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的植物,更有许多是来自于南方或者西方。



    在这个人群活动受限颇大的时代,有些人一辈子都有可能不会踏出县乡一步,对这些东西自然完全没有兴趣。除了天生好奇心丰沛的小孩们会多看看,还会听博学者的讲解,人流一天比一天少。



    既然发现里面没什么意思,还要花钱进去,自然来凑热闹的人就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结果。



    为了引来他期待的人,小国王让人在中山国运往河间国的货物箱子上写上了广告语。中山国打的这些杉木箱子这些木箱极为结实,大小模式均都利于搬运。



    这些本身是作为中山国售出货物的外包装,但是收货人发现这东西还挺结实的,为了降低成本自然都会被二次利用。这些箱子被河间国的买家当做承载的容器运往别的地方。



    杉木木质中等,但优点是长得快,是后世长江流域的常见物种。不过现在西汉气候普遍温暖,是以中山国的土地上数目也不少。



    为了制造这些木箱,小国王特地划了一段区域用来养殖林木,这些人自然不知道为什么中山国的箱子上头个个都要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他们也就是做个废物利用,自然不会介意。



    事实上,箱子上的这些广告词都是夏安然请国内几个书法大家书写,然后使用蜡印扣在了箱子上的。



    硬软笔虽有差,但韵律犹在,更何况如今的软笔书法也尚未定型,书法尚未成一家之言,彼此都还在探索之中。



    但是对于美的共识还是存在的,大佬们写出来的字吸睛度很高,自然会引来旁观者的注意。



    如今识字率虽不算高,但看热闹的习惯历来都有。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民众自然会发现这些箱子上头写着东西,有聪明的借着研究箱子的机会习字,有识货的则会根据上头的字形走向在半空中比划品味其字的韵味,均能有所得。



    人只要想要学习,就不会错过任何机会。



    中山国的小广告在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之前,先一步成为了书生们临摹学习的对象。



    会造成如今的结果根本不在小国王的预料之中,他只是想要打个广告而已。发传单太慢,派人去贴告示又太得罪人,在箱子上头写广告就是个好方法,只要有人买卖大宗货物,就会有人看到这些广告。



    效果起效虽慢,却很显著。



    中山国来了不少生面孔。自从七国之乱后,刘启重置关卡,中山国虽然本身并没有关,但是城门也有同样的职责,因此每日进出城门的人口都会被详细登记。



    外来者越来越多,尤其是自偏远地区到来的人增多立刻吸引了官僚们的注意,他们飞快将奏报递到了小国王处。



    这些人很快就被王